9月21日,第八届丝绸之路(敦煌)国际文化博览会在敦煌开幕。记者来到敦煌文博会展览馆时,参观游览的观众络绎不绝。从非遗文创的巧心思到跨国文化的鲜活劲儿,再到文物里藏着的千年故事,每个展区都有让人停下脚步的惊喜。
在非遗文创精品展区,剪纸的镂空光影在灯底下晃,洮砚摸着手心暖乎乎的,庆阳香包上的绣纹绕着传统花样。
角落的展台前,几只雪豹玩偶引人注目,圆滚滚的身子裹着豹纹,尾巴蓬松得能捏出软和劲儿,耳朵内侧的白毛细得能看清。
“妈妈你看这个雪豹好软呀,我能抱一下不?”一个扎羊角辫的小姑娘扯着妈妈的手,眼神中满是期待。有家长拿起玩偶翻来覆去地看,笑着点头“这玩意儿把雪豹的灵气全做出来了”。
看完软乎乎的雪豹玩偶,往旁边的文创架挪两步,又有新鲜东西吸睛——柴达木黑枸杞装在罐里,颗粒饱满得泛着光。工作人员正当场冲泡,清水慢慢染成深紫蓝,杯壁还挂着细闪的光。
“这泡出来蓝汪汪的也太好看了吧,平时咋吃啊?”面对游客的询问,工作人员递过试喝杯,指着罐子说“直接嚼或者泡水都成,柴达木盆地那边没污染,这枸杞好着呢”。青海的鲜活劲儿,在这一杯一罐里全显出来了。
走进隔壁馆的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国家文化交流合作展区。优雅庄严的“孔剧”、富有地方特色的南部诺拉舞,广受欢迎的泰国美食与泰拳展演……作为本届文博会邀请的主宾国,泰国不仅设置了主题展览,还特意从国内派遣专业传统艺术表演团队。一片掌声中,跨国的文化味儿就在这掌声里融到一块儿了。
揣着看“孔剧”的新鲜劲儿,来到敦煌研究院“典范”“高地”建设成果展,这儿的厚重感又透着不一样的惊喜。
展区中间的莫高窟3号复制窟最让人挪不开眼,元代壁画的细节看得清清楚楚,连颜料的纹路都没含糊,如入真窟。
“这窟是莫高窟元代最金贵的,也是独一份以观音为主题的,盼着大伙儿能从这些细节里读懂敦煌。”敦煌研究院的工作人员指着壁画一角向游客介绍。
旁边互动区里,几个孩子举着画笔给壁画填色,原本安安静静的千年图案,在他们笔下多了些童趣。
从非遗文创的巧心思,到跨国文化的热闹展演,再到文物里的千年故事,三个展区一路逛下来,像串起了一场流动的文明对话。在敦煌这片丝路古地上,不同地方、不同国家的文化凑在一块儿、碰出火花,接着讲述那些千年丝路没断档的文明故事。(记者 马振东)